作者: 時蘇建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3-06-03 10:57
中國菏澤網消息(記者 時蘇建)6月2日下午,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發布菏澤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報告、2022年度環境資源審判典型案例,并回答記者提問。
近年來,菏澤兩級法院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服務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深化“綠色審判”司法理念,環境資源審判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司法保障成效顯著。
依法審理環境資源案件
切實維護環境資源公共利益
據介紹,近三年來,我市環境資源案件呈現出數量增長快、涉及領域廣、社會影響大的特點,審理難度不斷增加。2020年至2022年,全市法院共受理環境資源案件2130件,其中民事案件1722件,行政案件261件,刑事案件147件,審結2112件,案件結收比為99.15%。在環境資源違法案件審理中,為彰顯法律的震懾作用,菏澤中院堅持最嚴法治懲治環境資源犯罪,已審結的夏某某污染環境罪一案,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50萬元,賠償環境損害修復費用2400余萬元。妥善審理行政、民事環資案件,既監督支持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又積極維護了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權益。
努力推進工作創新
全面構建環資審判機制
為組建專門機構,打造專業隊伍,菏澤兩級法院將環資審判專業化作為重要抓手,在市法院設立獨立編制的環境資源審判庭,各縣區法院依據轄區環境資源分布設立專門法庭,集中審理區域內的環境資源案件,并相繼實現全市法院環資審判機構、全市法院環資案件“三合一”集中審理模式全覆蓋。目前,全市配備了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環資審判法官和法官助理55名,實現了環資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歸口審理,并形成了環境資源專業化審判體系。
此外,還積極發揮主導作用,推動建立由檢察、公安、生態環境、河務、自規、水利等部門參加的常態化聯席會議制度、聯絡員制度,加強信息共享、對接協作,并借助高校專業智庫資源,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在課題研究、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簽署司法理論研究、教學科研實踐等戰略合作協議,實現了環境資源理論研究和審判實踐的有效融合。
深入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服務保障工作大局
為充分發揮環資審判職能作用,服務發展大局,圍繞全市“231”產業體系開展“菏”法護企,延伸司法服務行動。通過“企業法律服務日”、送法進企等活動,與市生態環境局共同建立“企業環保法律服務日”制度,面對面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時,對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司法建議,幫助涉污企業堵塞管理漏洞,促進企業合法生產經營。在企業設立巡回審判工作室,快速化解糾紛,為企業打造方便快捷、優質高效的環保法律服務,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組織開展進企業環境保護法律宣傳活動,引導企業自覺履行環境保護法律義務。
在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中,堅持懲處與修復相結合。一方面注重制度建設,與市河務局共同制定《關于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司法保障服務的意見》,通過建立執法司法常態聯絡、巡回審判、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機制,共同筑牢黃河菏澤段生態屏障。同時,在黃河河務部門設立法官工作室4處,化解矛盾糾紛12件;另一方面在加大對涉黃河生態保護案件的審判力度的同時,把生態修復理念貫穿于案件審理全過程,堅持“懲治、教育、修復”于一體,探索建立生態環境修復基地,補償對環境造成的損害。全市現已建立東明黃河國家濕地公園、牡丹區黃河河務局劉莊管理段等4處涉黃河司法修復基地,積極開展黃河生態環境司法修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