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嘯 來源: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 2023-06-15 10:14
孟夏時節,在鄆城縣丁里長街道張武屯村高標準現代化梨園,年初栽種的一行行梨樹整齊排列。烈日下,村民在百畝梨園內勞作,給套種的西瓜掐尖打叉(上圖),半月后套種的西瓜將給果園帶來第一筆收入。
張武屯村是鄆城縣鄉村旅游發展示范村,由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流轉土地,建設了旅游生態園,推進農旅產業融合,推出特色旅游路線,村民收入穩步提升。
去年,張武屯村黨支部書記張維蛟參加縣里舉行的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擂臺比武”時,第一次聽到山農酥梨這個新品種,心里便有了想法。
今年春節前,他來到泰安拜訪專家,了解到村里土質適宜種植山農酥梨。新品種不僅果實碩大、香酥脆甜,而且第二年就能結果,可以帶動種植業的轉型升級,現在種苗供不應求,張維蛟便堅定了信心。
“專家說我們這兒土壤中性偏堿,土層深厚,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更有利于梨果種植。山農酥梨是一種晚熟優質梨,口感好、個頭大、甜度高、耐儲存,銷售價格也更高?!睆埦S蛟說,“山農酥梨比普通梨晚熟一個多月,村里的百畝梨園明年就能見果、后年實現豐收,現在看根本不愁銷路,可以成為村民的致富果?!?/p>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今年春節后,張武屯村栽種了7000棵山農酥梨樹,合作社吸納村民參與入股,梨園也為村民提供眾多就業崗位,梨樹豐產后,預計可實現畝產5000公斤。
“平時也是閑著,來梨園幫幫忙還能掙錢,多好的事兒?!崩鎴@內,65歲的張秀生負責日常管理,每月有了固定的收入。
“西瓜成熟后,梨園內還可以種植一茬毛豆,梨樹栽種的頭三年,地里都可以套種其他農作物,是一筆額外的收入?!睆埦S蛟說,“明年,我們準備擴大種植面積,隨著梨樹種植面積的日益增大,也能吸引果品深加工企業前來投資布局?!?/p>
在張武屯村,張武屯民俗博物館成為遠近知名的旅游景點和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依托民俗博物館,該村已舉辦了4屆民俗文化旅游節。規劃建設了包含農家樂、采摘園、百姓大舞臺等設施的民俗文化廣場,構建了集吃、行、游、購、娛為一體的文化旅游產業框架,帶動群眾走上致富路。
百畝梨花競相開,美麗鄉村入畫來。未來,百畝梨園將吸引眾多游人前來賞花游玩,成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快全面振興的致富果園。
文/圖 記者 張嘯